保洁员的休息室,不该是“卫生间的最后一个隔间”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8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62

保洁员的休息室,不该是“卫生间的最后一个隔间”

凌晨5点,商场还没开门。李姐蜷缩在卫生间工具间的塑料椅上,把保温杯里的凉水倒进泡面桶。门外传来脚步声,她猛地站起来,抓起拖把冲出去——新的一天又开始了。

这不是电影里的场景,而是千万保洁员的真实日常。记者走访多地发现,尽管部分商场设置了员工休息室,但仍有大量保洁员被迫在楼梯间、工具房甚至卫生间角落休息。广西某商场保洁员王叔苦笑道:“顾客投诉地上有水渍要扣钱,可我们连个放水杯的地方都没有。”

“动态保洁”背后的无奈在人流密集的写字楼和商场,保洁员往往需要随时待命。南宁某综合体保洁主管透露,每位保洁员日均负责2000平方米区域,“动态保洁”要求他们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。即便公司规定午休1小时,多数人只能见缝插针蹲在消防通道吃口冷饭。

更触目惊心的是某些场所的“休息区”。记者在四川某美食城看到,保洁员的“专属座位”竟是地下车库的废弃轮胎;广西某写字楼的“午休区”直接设在配电箱旁,安全风险令人揪心。

劳务派遣下的权益困局北京环誉律师事务所王殿明律师指出,超六成保洁岗位采用劳务派遣制。这种模式下,用工单位与保洁公司互相推诿责任已成常态。某保洁公司负责人坦言:“甲方压单价,我们只能减少人力。1个人干2个人的活,休息时间自然被压缩。”

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保洁行业平均日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,但仅有32%的从业者能完整享受法定休息时间。广西某商场尝试在每层卫生间旁安装折叠椅,这个小小改变让保洁员张阿姨红了眼眶:“终于不用躲进工具间捶腰了。”

改变正在发生成都某商圈最近推出“15分钟强制休息”制度,保洁员佩戴的智能手环会提醒休息;深圳部分写字楼将闲置空间改造成“阳光休息站”,配备微波炉和医药箱。这些举措虽不能立竿见影解决问题,却让人看到希望。

你我或许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少在卫生间地上扔纸团、主动把外卖盒丢进垃圾桶,这些举手之劳就能让保洁员少弯一次腰。下次看见靠在墙边打盹的橙衣身影,不妨放轻脚步——他们撑起了城市的体面,也该有尊严地歇一歇。